一.背景
白乳膠是目前用途最廣,用量最大的粘合劑品種之一。傳統白乳膠白乳膠是由醋酸乙烯酯經乳液聚合得到的一種熱塑性膠,由于具有成膜性好、粘結強度高,固化速度快、耐稀酸稀堿性好、使用方便、價格便宜、不含有機溶劑等特點;而廣泛用于木器加工、人造板、水泥砂漿、紙張、布、皮革、陶瓷等行業。它使用方便、粘合力強,生產工藝比較簡單,成本相對比較低廉。但其市面使用的白乳膠耐水性差,在低溫時使用抗凍性也較差,特別是原料價格不斷上漲,成本過高,需要研制新型的白乳膠滿足市場需求.
禾川化學專業從事白乳膠配方分析、成分分析、配方檢測、成分檢測,禾川化學是白乳膠企業產品技術革新的風向標;禾川化學通過多年沉積,運用精細化工的復配技術, 做了小試和應用試驗, 研制了一種新型白乳膠配方技術;該白乳膠以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鄰苯二甲酸二丁酯、辛醇、過硫酸銨等為原料,該膠對木材、紙張、纖維水泥等材料粘接力極強,廣泛用于印刷業、木材粘接、合板加工、建筑業、皮鞋、卷煙業、紙張加工、纖維加工、涂料等行業.
二.白乳膠
2.1白乳膠常見組成
2.1.1引發劑
常見的引發劑有過硫酸銨。一般在加入單體之間先加入部分的引發劑,聚合開始后連續滴加,要控制引發劑不過量,以免爆聚,造成乳液穩定性下降.
2.1.2增塑劑
常見的增塑劑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添加增塑劑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該膠粘劑的成膜溫度.如果不加入增塑劑它的成膜溫度較高;加入增塑劑后它的最低成膜溫度可下降很多,從而大大擴大了膠粘劑的使用范圍.
2.1.3乳化劑
乳化劑的品種對乳液粒徑、相對分子質量、反應速率和乳液穩定性都有較大影響,常見的乳化劑:十二烷基硫酸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
2.1.4交聯劑
交聯劑常見分為兩種:如N-羥甲基丙烯酰胺,作內交聯劑,使乳膠的粘接強度增加;加入AlCl3作外交聯劑,使之與PVA交聯,形成大分子,從而提高乳膠的耐水性.
2.1.5單體
白乳膠常選用醋酸乙烯以及共聚單體,為了改善白乳膠性能上面的不足,常規有兩種改性方法:
1)共聚改性:共聚改性即通過共聚引入交聯基團,在醋酸乙烯分子中產生交聯作用,即所謂內交聯;用作內交聯的單體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N一羥甲基丙烯酰胺、雙丙酮丙烯酰胺、丙烯酸羥乙酯、順丁烯二酸二丁酯等。也可以是在聚醋酸乙烯均聚乳液或共混乳液中加入交聯劑,使帶羥基的部分形成交聯結構,即所謂外交聯;用作外交聯的單體有乙二醛、二羥甲基脲、脲醛樹脂、多異氰酸酯、醋酸鋅、氯化鈣、多價金屬性多元有機酸等。交聯可以提高聚醋酸乙烯乳液的耐水性、耐熱性、耐化學品性、耐蠕變性、粘接強度等;
2)縮醛化改性:在聚醋酸乙烯乳液聚合后期加入少量的甲醛或多聚甲醛與聚乙烯醇縮醛化,可以提高PVAc的耐水性.
2.1.6保膠劑
在醋酸乙烯乳液聚合的過程中,聚乙烯醇(PVA)既起到了乳化劑的作用,同時又起到了保護膠體的作用.
三.白乳膠參考配方
3.1白乳膠參考配方1:
成分 |
投料比 |
成分說明 |
醋酸乙烯 |
70~72 |
|
丙烯酸 |
10~13 |
|
聚乙烯醇 |
12~15 |
|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
11~13 |
|
過硫酸銨 |
0~0.5 |
|
辛醇 |
0~0.5 |
|
乙二醇 |
3.5~4.5 |
|
OP-10 |
1.5~2.5 |
|
硝酸鋁 |
0~1 |
|
碳酸氫鈉 |
0~1 |
|
去離子水 |
100 |
|
3.2白乳膠參考配方2:
成分 |
投料比 |
成分說明 |
醋酸乙烯酯 |
45~47 |
|
OP-10 |
0~1 |
|
聚乙烯醇 |
2~3 |
|
過硫酸鉀 |
0~0.1 |
|
碳酸氫鈉 |
0~0.5 |
|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
4~6 |
|
磷酸三丁酯 |
0~0.5 |
|
去離子水 |
余量 |
|
以上參考配方數據都經過技術修改,僅供參考,關于白乳膠配方更多技術可以咨詢我中心技術支持0512-82190669
市面常見膠黏劑:
瓷磚粘結劑、石材粘結劑、刮膩子用膠、建筑結構膠、建筑密封膠、硅酮密封膠、建筑玻璃膠、建筑耐候膠、白乳膠、粘鋼膠、建筑膠、植筋膠、108建筑膠、801膠水、紙墻專用膠粉、塑料地板膠黏劑、大理石膠黏劑、920膠水、建筑膠粉